成家以後 持續好幾年 對於"收納"很有興趣
但直到兩個孩子出生後
發現 已經過了"瘋收納"的階段
而是 要"減少"物品的數量
減少時間在"整理收納這件事情上"
一天就是24小時這麼多
要如何更有效的使用
東西少了 自然整理的時間就少了
也就不怎麼需要收納了
從根本解決問題 才是整理收納之道
往往我們以為東西擺放整齊就好了
但其實那些東西大多都用不到
只是擺在那裏
整理最有感的物品 就是衣物 鞋子 和包包
也是最好下手的物件 可以馬上看到成果的開始
本人對於文件類 遲遲無法做出正確快速的分類與整理
但衣服 鞋子 包包 可以!
因為每天都在使用
所以能夠很快速的決定是不是常穿到 是否放很久都沒有還是擺在那裏或是掛在那?
物品不能被使用或被展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也就不需要存放在那裡了
這是透過每天的整理 所領悟到的事情
連續看了幾天極簡主義的人他們的分享
都講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他們其實是懶 因為懶得整理 所以東西數量越來越少 不囤物
先將物品數量減少 減少以後的項目才是真正的最終的"整理收納"
囤物也是一件很需要改變的"習慣"
現在超市 賣場 甚至便利商店 其實到處都是
如果為了省那幾塊錢 買一堆先存放 真的沒有必要
需要在購買就好 一坪坪數這麼貴 再那邊囤物真的很傷本
其實想著 有一天要是我突然離開了
那些物品肯定是被家人全部丟掉
何不在我存在的時候 決定物品的去留並好好珍惜呢?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麼多東西呢?!
每天看著那些物品 慢慢地做到淘汰 其實沒有這麼難
如果沒有辦法一次到定位 那就慢慢練習
學習放手與執著
在這過程中 重新認識自己 檢視自己到底"現在"需要的東西是什麼
不要對過去留戀 不要對未來預留
活在當下 才是真實的
好不容易領悟的道理 要教導給孩子
要惜物 而不是浪費
擁有全部 不代表會愛惜
物品少了 自然就珍惜了
抱持著感恩的心 好好使用它們
自然的也不會有物欲爆棚的產生